× Papilisia taiwaniana 台灣鳳擬蘭



台灣鳳擬蘭(× Papilisia taiwaniana )又被稱作「台灣萬代蘭」、「台灣蝶花蘭」及「台灣尖葉萬代蘭」等。分布非常狹隘,目前僅在台灣屏東恆春半島牡丹四重溪一帶,生長在海拔200~600公尺的原始闊葉林中,與台灣金釵蘭(Luisia megasepala)混生,是台灣金釵蘭和棒葉蝶花蘭(Papilionanthe teres)透過雜交產生的物種。

台灣鳳擬蘭和台灣金釵蘭的植株外形極相似,若沒有開花,幾乎無法分辨二者。或許也正因為如此,直到1989年,才由台灣大學的應紹舜教授發現、命名為Vanda taiwaniana(台灣萬代蘭)。2002年,英國植物學家保羅奧梅羅(Paul Ormerod)將其移轉於蝶花蘭屬(Papilionanthe)。

直到2004年,英國蘭花學者朱利安馬克休·蕭(Julian Mark Hugh Shaw,1955~)透過基因比對的方式,發現有一群歸屬於萬代蘭屬(Vanda)及蝶花蘭屬(Papilionanthe)的物種,實際上為金釵蘭(Luisia)和蝶花蘭雜交產生的物種。因此,他將二者重新組合並主張新成立× Papilisia(鳳擬蘭屬),同時,將1989年由應紹舜發表的台灣萬代蘭(Vanda taiwaniana)移轉入本屬中,其主張獲得英國皇家園藝學會國際蘭花雜交品種註冊管理局的認可。

單莖類附生蘭,莖為圓柱形,高30~60公分,直徑0.4~0.5公分。葉肉革質,圓柱狀,長14~21公分,直徑0.3~0.35公分,互生。花序總狀,長5~10公分,通常著花1~3朵。花徑4~5公分;萼片與花瓣為乳白色,外側帶有粉紫色;唇瓣,三裂,基部囊狀,與深褐色或棕紅色縱向條紋,中間的裂片前端兩裂,側裂片近直立。

誤以稀為貴,在早期非常地昂貴。後來,有人利用實生的方式大量繁殖,加上十分耐旱好種,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雖然在花市並不常見,但由於花朵並不美麗,沒什麼觀賞價值,加上扣除原本稀少罕見的特性,因此,價格直線下滑仍乏人問津。

比較值得玩味的是,台灣本身並沒有野生的蝶花蘭屬的物種,南部地區則常見有人工栽培的棒葉蝶花蘭。因此,有人提出質疑,台灣鳳擬蘭並不一定是自然雜交種,也有可能是早期透過人工雜交的方式所產生。無論如何,故事真相以不可考,目前可以確認的是,台灣鳳擬蘭是一個獨立的種,而且非常容易栽培。

2 則留言:

  1. 常常看你的網站, 增長見聞,
    你還知道使用 Papilisia, 知道你程度不差,
    中名方面是 鳳金蘭,
    × Aerides = Papiliodes = 鳳指蘭屬
    指甲蘭屬 Aerides

    × Arachnis = Papilachnis = 鳳龍蘭屬
    龍爪蘭屬 Arachnis

    × Cottonia = Papitonia = 鳳折蘭屬
    折被蘭屬 Cottonia

    × Luisia = Papilisia = 鳳金蘭屬
    金釵蘭屬 Luisia

    × Phalaenopsis = Papilaenopsis = 鳳蝴蘭屬
    蝴蝶蘭屬 Phalaenopsis

    × Vanda = Papilionanda = 鳳萬蘭屬
    萬代蘭屬 Vanda

    http://forums.plant-seeds.idv.tw/showthread.php?p=3728309#post3728309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恩分享!鳳擬蘭一名引用多識植物百科(http://duocet.ibiodiversity.net/)

      刪除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