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enopsis schilleriana 席勒蝴蝶蘭

4月 08, 2015 , 0 篇回應


席勒蝴蝶蘭也被音譯稱作「西蕾利蝴蝶蘭」及「虎斑蝴蝶蘭」,是菲律賓特有的原種蝴蝶蘭。日據時代(1895-1945年間)時,台灣引進栽植席勒蝴蝶蘭和史達爾蝴蝶蘭(Phalaenopsis stuartiana ),作為園藝栽植及景觀使用。

主要分布於菲律賓北部的最大島嶼--呂宋島的南部地區,以及菲律賓中部維薩亞斯群島(Visayas)中的馬林杜克島(Marinduque)、 比利蘭島(Biliran,菲律賓最小的島嶼)等,主要生長在海拔高度800公尺以下的森林。

1856年 德國漢堡派駐菲律賓的領事席勒(Schiller)先生發現了這種開著粉紅色美麗花朵的蝴蝶蘭,並在1858年時,透過馬呂斯‧波特先生(Marius Porte)在當地購買了30棵植株輸出、引進歐洲栽培,可惜當時只有一株存活,並經過了二年的栽培,終於在1860年3月於在英國開花,由德國的賴興巴赫(Heinrich Gustav Reichenbach,1823~1889)教授描述、命名。

葉片為長橢圓形,葉先端圓鈍,葉長25~50公分,濃綠色葉片上具有美麗的銀色虎斑紋,葉背為紅棕色。當地的原住民稱她為「Tiger Orchid」。部分個體的葉片欠缺虎斑紋,但開出來的花是一樣的--當日照不足時,也會造成銀虎斑紋路褪為綠葉。

花期夏季,花徑約6~8公分,花色為粉白色-粉紫紅色,十分美麗,並具有芳香(並不是每一棵),通常要等到全部的花苞都綻放後,約4~7天的時間,花朵才會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強壯的植株可以抽出達一公尺以上的1~2回分叉的花梗,開放出200~400朵花,非常壯觀。

美麗的粉紅色花朵、濃郁的花香,以及優越的開花性,使得席勒蝴蝶蘭成為國內外大大小小蘭展的常勝軍,迄今已贏得了美國蘭花協會頒發大大小小超過30個獎項。也因此廣泛地運用在人工雜交粉紅色蝴蝶蘭的重要育種親本。

另外,席勒蝴蝶蘭容易和另外三種蝴蝶蘭發生混淆。包含二個天然雜交種及一個人工雜交種,分別是:維奇蝴蝶蘭 (Phalaenopsis × veitchiana)  、白玫蝴蝶蘭(Phalaenopsis × leucorrhoda)及 Phalaenopsis ×Wiganiae。

Phalaenopsis schilleriana 席勒蝴蝶蘭花朵近攝
Phalaenopsis × Wiganiae
Phalaenopsis  × veitchiana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