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drobium aphyllum 倒垂春石斛



每逢過年春節,是各種春石斛盛放的季節。其中,倒垂春石斛是最常見,家喻戶曉和廣泛栽植的春石斛代表。又被稱為「天宮石斛」或「瀑布蘭」。花色為粉紅色-紫紅色均有,偶爾可見純白色花。

廣泛分布於中國海南、印度阿薩姆、孟加拉、馬爾地夫群島、尼泊爾、斯里蘭卡、安達曼群島、緬甸、泰國、老撾、馬來西亞、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蘇拉威西島和澳大利亞昆士蘭等地區,生長在海拔高度150~1800公尺以下的常綠森林。

本種最早於1795年,由「印度植物學之父」的蘇格蘭植物學家威廉·羅克斯堡(William Roxburgh,1751-1815)在其著作《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科羅曼德的海岸植物)中,描述命名為 Limodorum aphyllum,種小名意指「無葉的」,當時歸屬於叢寶蘭屬(Limodorum)中。不幸的是,威廉·羅克斯堡在書中所附的插圖並不准確,導致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中,植物學者們對這一物種的真實身份產生了無數爭議。《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這本書非常罕見,基本上你根本找不到它,只能在世界上植物學類藏書量最多的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圖書館中找到它。

在19世紀和20世紀間,倒垂春石斛最廣為人知的名字,是同樣由羅克斯堡在1822年所發表的 Dendrobium pierardii,或許是受到英國皇家植物園首任園長,英國植物學家威廉胡克(William Jackson Hooker,1785-1865)的加持認證。因此,它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也是最廣泛栽植的石斛蘭之一。

第三個常見的名字,則是由蘇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1773-1858)於1822年發表的 Dendrobium cucullatum。

一直到1928年,英國植物學家德菲舍爾(Cecil Ernest Claude Fischer,1874-1950)將 Limodorum aphyllum 移轉至石斛蘭屬(Dendrobium)並發表 Dendrobium aphyllum 一名。後來在1985年,丹麥植物學家貢納爾‧薩德法登(Gunnar Seidenfaden,1908 – 2001) 證實與 Dendrobium pierardii 為相同物種。漸漸地,人們才開始接受並開始普遍使用 Dendrobium aphyllum  一名。

不過,故事還沒有結束。《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一書中那幅被倒裝的插圖,仍持續吸引著植物學者們的高度關注,探索這個物種的真實身分。或許,故事也將會因此不斷地舖寫下去。

Dendrobium macrostachyum
2003年,美國植物學家艾瑞克克里斯汀(Eric Alston Christenson,,1956-2011)和霍華德·伍德(Howard Wood )認為,威廉·羅克斯堡所描述的 Limodorum aphyllum 和 Dendrobium pierardii 二者並非同一個物種。他們斷言,威廉·羅克斯堡在18世紀所描述的植物,即是1830年由英國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利(John Lindley, 1799-1865)發表的 Dendrobium macrostachyum(大序石斛),這是另一種廣泛分布於斯里蘭卡至澳大利亞地區,花朵較小,顏色也不起眼的石斛蘭。

後來,荷蘭植物學家安德烈‧舒特曼(Andre Schuiteman)重新檢查標本後,否定了克里斯汀和伍德的看法,他們誤判花朵尺寸,也忽略花朵底部向下延伸的圓錐狀構造。

最終的審判結果終於出來了,即:Dendrobium aphyllum 一名恢復其合法性,並冠於以前被稱為 Dendrobium pierardii 或 Dendrobium cucullatum 的石斛蘭,成為他們正確的名字。

或許有人會提出一個問題,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ICBN)的優先權原則,Dendrobium pierardii(1822)早於 Dendrobium aphyllum(1928) ,理應成為倒垂春石斛的正式學名。

這是一個科學邏輯上的問題,因為威廉·羅克斯堡並沒有以 Dendrobium pierardii 來否定 Limodorum aphyllum 一名。這一份來自印度德干高原的模式標本依然有效,儘管在台紙角落的標籤上,書寫著 Limodorum aphyllum 一名,也被證實與另一份被喚作 Dendrobium pierardii 的臘葉標本是相同物種,但其正確的名字為 Dendrobium aphyllum。

假球莖細長,圓柱形,叢生。長度30~150公分,徑5~7 公釐,不分枝,由多數節組成,通常呈弓型下垂。每節具一枚線狀披針型的膜質葉片,葉互生,先端漸尖。冬季時,成熟的假球莖開始落葉,並在此時孕育花芽。花期春季,花梗抽生於成熟落葉假莖上的節,很短,幾乎沒有,花序具1~3朵花。花瓣膜質,非常脆弱,也很短命(僅2~3週),但具有非常濃郁,略帶蔗香類似紫羅蘭花的芬芳香氣。

栽植相當容易,性喜中強光,每天至少必須4小時以上的充分日照,才能正常開花。冬季必須停止澆水和施肥,以免擾亂花芽分化,最後長出葉芽。開完花後,即進入生長期,這時候可以將開完花的假球莖枝條剪下,板植於木板、蛇木板、樹皮,或是釘在樹幹之上,並附加上一點水苔保濕,刺激發芽,並隨著新生長期的開始,開始規律澆水和施肥。

Dendrobium aphyllum f. alba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