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chilus formosanus 台灣盆距蘭






台灣盆距蘭(Gastrochilus formosanus)又稱作「台灣松蘭」,是台灣產十種盆距蘭屬物種中,分布範圍最廣、數量較多,也是最常見的一種。

盆距蘭屬(Gastrochilus)由英國(蘇格蘭)植物學家大衛.唐(David Don,1799-1841)於1825年建立。1833年,英國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利(John Lindley, 1799-1865)將盆距蘭屬降為囊唇蘭屬(Saccolabium)的一個節。直到1927年,荷蘭植物學者約翰.史密斯教授(Johannes Jacobus Smith,1867-1947)重新賦予它獨立的分類地位。

台灣盆距蘭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海拔高度500~2500公尺間的山地林中。過去,曾經被認為是台灣特有種。後來,在中國陝西南部、湖北、福建武夷山等地區也有發現。喜歡稍具遮蔭、空氣濕度高的環境。通常大面積匍匐附生在樹幹上,植株外觀形似蜈蚣,故又名「蜈蚣蘭」。

最早(1908年3月23日),由日本植物學家川上瀧彌(Kawakami Takiya)及森丑之助(Mori Ushinosuke)於,在阿里山 採得。後來(1911)由早田文藏(Bunzo Hayata,1874~1934)描述為囊唇蘭屬(Saccolabium)的一個新物種,並命名為Saccolabium formosanum,並發表在1911年出版的《The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Imperial University of Tokyo》(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院學報)30卷1期。1915年,早田文藏將它移轉至松蘭屬(Gastrochilus)中,重新命名為Gastrochilus formosanus,發表在《Icones of the plants of Formosa》(臺灣植物圖譜)卷4。種小名 formosanum 意為「美麗之島」,為西班牙人對台灣的稱呼。模式標本存放在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Herbarium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台灣地貌多元、氣候多變。台灣盆距蘭為適應不同棲地的環境,其外觀型態也不盡相同,略有微小差異。過去,曾經多次被發表作:Gastrochilus pumilus、Gastrochilus quasipinifolius、Gastrochilus nebulosus、Gastrochilus rupestris、Gastrochilus quercetorus 及Gastrochilus shaoyaoii等。以上名稱皆為 Gastrochilus formosanus 的同物異名。

莖細長,呈匍匐狀,具明顯的節,節處生根,容易分支。每節具一枚葉片。葉略肉質,長圓形-橢圓形,二列互生,綠色帶紫紅色斑點,長2-2.5公分,寬3-7公分。

花期不定。花莖腋生,長約1.5公分,總狀花序著生2-3朵花,因花朵密集而似繖形花序。花很小,徑約1.3公分,淡黃色或黃綠色,並帶紫紅色斑點。唇瓣能囊袋狀,袋口下延為闊三角形或近圓形,白色帶少數綠色細點。花壽約1個月。

台灣盆距蘭的花朵很小,不具園藝觀賞價值。市面上所販售的植株,幾乎均為不合法的野生植株,請勿購買,以免助長盜採行為。若您在野外看到它,籲請手下留情,切勿攀折、採集,利用相機記錄它可愛樣貌即可,讓其快樂地生存在台灣山林中。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