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ione maculata 斑唇一葉蘭



一葉蘭是亞洲特有植物,全屬計22個種,5個自然雜交種,共有27個成員。主要分布在印度、喜馬拉雅、緬甸、泰國、中國和台灣,海拔高度 600~4,200公 尺間的中高海拔山區。中國雲南則是一葉蘭的種源中心。

早期的植物學者們,對於這群來自亞洲喜馬拉雅的嬌客,一質抱持著不同意見,爭論不休長達百年:

1805年,英國植物學家詹姆斯·愛德華·史密斯爵士(Sir James Edward Smith,1759-1828)將一種來自喜馬拉雅的小型蘭花,發表命名為 Epidendrum humilis,發表在《Exotic Botany》(異國植物)雜誌。當時歸於樹蘭屬(Epidendrum)。

1825年,蘇格蘭植物學家大衛·唐(David Don,1799-1841)主張成立全新的一葉蘭屬(Pleione),將 Epidendrum humilis 移轉入一葉蘭屬並作為指定模式種,發表於《Prodromus Florae Nepalensis》( 尼泊爾顯花植物)。

雖然,英國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利(John Lindley, 1799-1865)在1854年的時候就閱讀了大衛·唐所描述一葉蘭屬和貝母蘭屬(Coelogyne)之間的差異,但不同意大衛·唐的看法。因此,又將這群嬌客全部移轉入貝母蘭屬,歸屬為貝母蘭的「高地型」(Highland type)。一直到1903年,英國植物學家羅爾夫(Robert Allen Rolfe,1855–1921)才又重新恢復了一葉蘭屬的獨立地位。綜觀其身分釐清過程,可說是撲朔迷離,一波三折。

斑唇一葉蘭(Pleione maculata)是一葉蘭屬中最美麗者。分布於中國雲南、印度、不丹、緬甸、泰國、越南等地,生長在海拔高度約600~1600公尺的森林內,通常附生於樹幹或覆蓋苔蘚的岩石上,是目前已知生長海拔高度最低的原生種一葉蘭。

最早是由英國的瓦利克博士(Dr. Wallich)在印度卡夕丘陵發現,並經西蒙斯(Simons)帶到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栽植。1830年,英國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利(John Lindley, 1799-1865)和約瑟夫·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1803-1865)共同正式命名為 Coelogyne maculata,發表於《The 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柯蒂斯植物學雜誌)。當時歸屬於貝母蘭屬(Coelogyne),種小名意為「有斑點的」,指其唇瓣具有紫紅色斑點。1851年,約翰.林德利將其移轉入一葉蘭屬,重新發表為 Pleione maculata。

假鱗莖呈陀螺狀,暗綠色且密佈紫斑,高約1~3公分,寬約1~1.5公分,頂生雙葉。葉片紙質,楕圓狀披針形,具縱向縐摺,長約10~25公分。假鱗莖通常在每年9月成熟,落葉,10~11月間開花。花梗抽自假鱗莖基部,頂具一朵花。花型近星形,徑4~8公分,白色或乳白色,唇辦白色,中央呈黃色,夾雜紫紅色斑點或斑塊,並具數條龍骨。具有類似蘋果的香氣,花壽約3~4週。

一葉蘭屬於中高海拔植物,平地栽植因高溫無法形成花芽,以及生理衰弱而逐年萎縮,栽培不易,一般當作季節性球根花卉植物。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