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enopsis reichenbachiana 賴興巴赫蝴蝶蘭
賴興巴赫蝴蝶蘭(Phalaenopsis reichenbachiana)是菲律賓特有的一種蝴蝶蘭,僅產於岷答那峨島(Mindano),因不當人為採集及棲地破壞, 原生地野生植株數量急速下降, 隨時都有滅絕的可能。
1882年,由德國植物學家賴興巴赫(Heinrich Gustav Reichenbach,1823-1889)及亨利·弗雷德里克·康拉德·桑德 (Heinrich Friedrich Conrad Sander; 1847-1920)共同描述命名。種小名為紀念命名者之一的賴興巴赫教授,以彰顯他對蘭花世界的貢獻,他是19世紀最偉大的植物學家和蘭學家。
小-中型附生蘭。具數枚重疊互生的葉片,葉片倒卵形-卵狀橢圓型,先端圓鈍,基部楔形,葉長約7公分,寬約3.5公分。秋季至冬季開花。花梗側生,直立或弓形,可長達45公分,有時分枝,總狀,通常長於葉片。花朵為青蘋果色或黃綠色,花徑約4公分,蠟質。花瓣和萼片近等大。上萼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銳尖。側萼片略歪斜,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花瓣卵形橢圓型,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唇瓣較花瓣短,三裂。側裂片上舉。中裂片鏟型,前緣呈不規則齒狀,二側具明顯截角(約中裂片前1/3處)。具有臭麝氣味。
賴興巴赫蝴蝶蘭和另一種產自菲律賓北部的呂宋島( Luzon )及薩瑪島(Samar)的橫紋蝴蝶蘭(Phalaenopsis fasciata)極為接近,容易發生混淆,不易分辨。二者不同之處在於:賴興巴赫蝴蝶蘭的唇瓣中裂片前端為寬三角狀截型,花被片較寬;橫紋蝴蝶蘭的唇瓣中裂片為長橢圓型,花被片較狹。
 |
Phalaenopsis reichenbachiana var. album |
 |
瑞氏蝴蝶蘭的花瓣較寬,唇瓣為寬三角狀截型 |
 |
橫紋蝴蝶蘭的花瓣狹長,唇瓣中裂片為長橢圓形 |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