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ragmipedium humboldtii 洪堡鬍拉密鞋蘭



罹患上黃熱病的波蘭植物學家喬瑟夫沃塞威(Józef Warszewicz Ritter von Rawicz,1812 - 1866),不得不暫別中南美洲,在1850年回到德國治療及休養。德國這段時間,他待在柏林協助德國植物學家賴興巴赫(Heinrich Gustav Reichenbach,1823~1889)工作。

1851年,痊癒後的沃塞威再度前往中南美洲,那年年底,他在厄瓜多的瓜亞基爾遇上強盜,被 洗劫一空。所幸,沃賽威在瓜地馬拉認識了英國貿易商人喬治斯金納(George Ure Skinner,1804 - 1867),並獲得斯金納的贊助及旅程上的種種幫助。

沃賽威在斯金納安排的嚮導協助下,成功穿越了瓜地馬拉的貝拉瓜斯(Veragua)、基亞帕(Chiappa)、維拉帕茲(Verapaz)等地區。除了隨身行李攜帶的肉乾和熱帶雨林中的各種水果外,沃塞威根本不知道其他食物是什麼滋味。雖然這段遠征的日子十分辛苦,收穫卻不少。他在海拔高度約1500~1600公尺的雲霧帶森林中,採集到一種小型的拖鞋蘭,並小心翼翼地製成臘葉標本,隨著寄送到英國的活體植物,轉寄給德國柏林的賴興巴赫。

沃賽威隨附的信中表示,他在1844年時由德國博物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推薦,受雇於比利時范豪特(Van Houtte)園藝公司,因而展開中南美洲的遠征之旅 。並請求以亞歷山大馮洪堡的姓氏來為此新物種命名。

賴興巴赫將沃賽威寄來的臘葉標本,仔細地比對 Cypripedium caudatum 的臘葉標本。 Cypripedium caudatum 是由英國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利(John Lindley,1799-1856)於1840年所描述命名的一種拖鞋蘭,即現今的尾瓣鬍拉密鞋蘭(Phragmipedium caudatum)。

賴興巴赫認為它們二者長得非常相似,經過比對尺寸和原始描述後,賴興巴赫確認二者是不同的物種。加上沃賽威信中的原始描述,發表於1852年的德國期刊《Botanical Zeitung》(植物學通報)10月號第40期,當時歸屬於喜普鞋蘭屬(Cypripedium)中。1998年,美國植物學家約翰·塔爾梅奇·阿特伍德(John Talmadge Atwood)及羅伯特·路易·杜絲勒(Robert Louis Dressler)將本種移轉至鬍拉密鞋蘭屬中。

沃賽威在中美洲各地旅行和收集各種新奇的植物。他在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發現了大量新植物物種,還爬上了4800公尺高的奇里基火山。他在中南美洲所發現到的新種蘭花,大部分都是經過賴興巴赫描述發表的。

為了讓老友賴興巴赫安心,沃賽威在信中也預告他接下來的旅行:將從厄瓜多開始,沿著貫穿北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脈,前往秘魯北部和玻利維亞,然後登上巴西邊境山脈,返回秘魯。從智利到巴塔哥尼亞進行中高海拔的針葉林,一路漫遊到巴拉圭及巴西。

洪堡鬍拉密鞋蘭廣泛分布於墨西哥、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海拔高度1500~1600公尺間的雲霧帶森林。分布範圍雖廣,卻很零星。通常生長在具有豐富腐植層處,是一種小型地生或半附生性蘭花。通常叢生,具數枚近對生的帶狀葉,葉長約20~30公分,寬約3~4.5公分,先端圓鈍或微凹。春季至夏季間(4月~6月間)開花,花梗直立,被覆有短柔毛,高約25~35公分,每枝花梗著生1~4朵花,可以同時間開放,具卵形至倒卵形的花苞片。花瓣及萼瓣為黃綠色並具有褐色網紋,上萼片及合生的下萼片為狹披針形,長10-15公分,寬約2~3公分,邊緣波浪狀;花瓣線型,基部具纖毛,長達30~35公分,寬約2公分;唇瓣為深囊狀,紅褐色,假雄蕊退化為三角形;蒴果狹紡錘形,長約10公分。

本種經常和沃賽威鬍拉密鞋蘭(Phragmipedium warszewiczii)混淆。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