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nopsis utricularioides 擬堇花蘭
擬堇花蘭也被稱作擬紫羅蘭文心,是文心蘭(Oncidium)的近緣屬。屬名由希臘文 ion(Violet 紫羅蘭堇;香堇菜)」 及opsis(相似)二字組成,意指本屬花朵近似紫羅蘭堇而得名。本屬很小,目前僅有6個物種。
1788年,瑞典植物學家奧洛夫·斯沃茨(Olof Swartz,1716–1808)首度描述這個物種,命名為Epidendrum utricularioides,歸屬於樹蘭屬(Epidendrum)。後來歷經移轉至石斛蘭屬(Dendrobium)、凹唇蘭屬(Comparettia)、艾西蘭屬(Iantha)、碗唇蘭屬(Scaphyglottis)等多次變動。目前公認的名字是1826年由英國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利(John Lindley,1799-1865)命名的 Ionopsis utricularioides。本屬是1815年,由德國植物學家弗里德里希·洪堡(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卡爾·孔茨(Carl Sigismund Kunth,1788-1850),以及法國植物學家埃梅·邦普蘭(Aimé Jacques Alexandre Bonpland,1773-1858)三人共同成立。本種另一個常見的同物異名為Ionopsis paniculata。
廣泛分布於中南美洲。包含:墨西哥、伯利茲、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海地、古巴、多明尼加、海地、牙買加、利沃茲、波多黎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溫沃德、圭亞那、蘇里南、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和巴西,甚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通常生長在海拔高度800-1300公尺的山區林內。
它是一種小型的附生性蘭花。叢生,植株大小約8-10公分。假球莖很小,約1公分,橢圓形,壓扁狀。假球莖頂部具一枚葉,葉片線性長圓形-橢圓形,基部具有2-3枚線性披針形的葉片,包覆假球莖,葉片內凹呈V字型,葉背面具有龍骨狀中肋,葉先端銳尖。
春季-夏季開花,花莖抽自成熟假球莖的基部,分枝,總狀花序密生多朵小花而似穗狀花序。花形很像歐洲常見的紫羅蘭堇菜,也就是香堇菜,心型的唇瓣非常突出,花徑約1-3公分。花色變化很大,粉白色-粉紅色、淡紫色-藍紫色,開花性很好,盛開時如小蝴蝶般成串隨風搖曳,風姿萬千,非常羅曼蒂克。花壽約2-3週。
廣泛分布於中南美洲。包含:墨西哥、伯利茲、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海地、古巴、多明尼加、海地、牙買加、利沃茲、波多黎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溫沃德、圭亞那、蘇里南、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和巴西,甚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通常生長在海拔高度800-1300公尺的山區林內。
它是一種小型的附生性蘭花。叢生,植株大小約8-10公分。假球莖很小,約1公分,橢圓形,壓扁狀。假球莖頂部具一枚葉,葉片線性長圓形-橢圓形,基部具有2-3枚線性披針形的葉片,包覆假球莖,葉片內凹呈V字型,葉背面具有龍骨狀中肋,葉先端銳尖。
春季-夏季開花,花莖抽自成熟假球莖的基部,分枝,總狀花序密生多朵小花而似穗狀花序。花形很像歐洲常見的紫羅蘭堇菜,也就是香堇菜,心型的唇瓣非常突出,花徑約1-3公分。花色變化很大,粉白色-粉紅色、淡紫色-藍紫色,開花性很好,盛開時如小蝴蝶般成串隨風搖曳,風姿萬千,非常羅曼蒂克。花壽約2-3週。
開過花的花莖如無枯萎,不需要剪掉,具有切梗續花的特性。板植或盆植均可,照顧方法與文心蘭相同,多芽的壯叢同時開花看起來非常熱鬧,沒有明顯的休眠期。
好好看,有機會希望能買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