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enopsis fimbriata 流蘇蝴蝶蘭


流蘇蝴蝶蘭(Phalaenopsis fimbriata)是一種容易栽培的蝴蝶蘭,開花性很好,花朵數量多,在原生種蝴蝶蘭中是相當受人喜愛原生種之一。

1905~1924年間,荷蘭植物學者約翰.史密斯(Johannes Jacobus Smith,1867-1947)前往爪哇、西里伯斯(現在的蘇拉威西)、安汶群島和摩鹿加群島進行了幾次探險。1921年時,史密斯(J.J. Smith)在爪哇發現一種白色的蝴蝶蘭,並在《 Bulletin du Jardin botanique de Buitenzorg》(茂物植物園公報)第3冊中正式描述、命名。種小名在拉丁文意思「帶齒的、流蘇的」,指唇瓣帶有如流蘇狀的細密硬細毛。

流蘇蝴蝶蘭分佈於爪哇(Java)東部和中部、蘇門答臘(Sumatra)和砂拉越(Sarawak)。通常棲生於海拔高度0~450公尺的森林中。蘇門答臘所產的流蘇蝴蝶蘭(Phalaenopsis fimbriata subsp. sumatrana)則分布在海拔高度 700~1300公尺間的森林,是蘇門達臘特有的亞種。它的花朵較大,比一般流蘇蝴蝶蘭還大1/3,唇瓣中裂片非常傾斜,前端隆起處更明顯。

根系強壯,莖短,被葉鞘疊瓦狀持久包裹,上著3~5片葉子,葉臘質,葉長圓形橢圓形至橢圓形倒卵形、銳尖或鈍葉,葉稍弓形,向基部逐漸變細,葉子長15~25公分,寬約4~7公分,花梗柔軟或多或少會下彎,比葉子稍長或稍短,長約23~30公分,總狀花序帶多朵花。花白色、奶油色到白綠色不等。有些個體的萼片和花瓣的尖端具有綠色。花徑約5公分,上萼片為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側萼片為斜卵形至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基部通常具有洋紅色的橫紋。唇瓣短於花瓣,三裂。側裂片直立,斜四角狀長圓形,中間有墊狀腫脹,先端半鐮刀形。中裂片卵狀菱形,肉質隆起, 先端具齒狀邊緣。唇盤具有卵圓形肉質隆起,上面密布流蘇狀的硬毛,唇瓣中裂片和側裂片通常洋紅色,邊緣帶白色,側裂片瘤狀體是黃色。開花性很好,花期在春末夏初,可一路開放到秋季,花帶有淡淡香氣,一片白色中帶有點點紫紅色滲雜其中,顯得美麗優雅。花具有續花性,開完花,花梗不用剪斷,來年可續開花。種植多年開起花來很壯觀。

流蘇蝴蝶蘭與其他具有白色小花的蝴蝶蘭很容易區分開來,如:盾花蝴蝶蘭(Phalaenopsis tetraspis)、聖字蝴蝶蘭(Phalaenopsis hieroglyphica)及麥察蝴蝶蘭(Phalaenopsis micholitzii),其特徵在於唇瓣中裂片肉質隆起且具有密集的流蘇狀附屬物,以及位於該種的頂端的非常多毛的癒傷組織。
 
Phalaenopsis fimbriata subsp. sumatrana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