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enopsis pulcherrima 矛舌蝴蝶蘭
矛舌蝴蝶蘭(舊名:Doritis pulcherrima 朵麗蘭,2012年併入蝴蝶蘭屬)廣泛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越南、中國、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等東南亞各地,海拔高度1300公尺以下低-中海拔森林,鄰近溪流,喜歡潮濕、明亮的環境。通常為岩生或地生。
原屬名「Doritis」源自朵麗蒂斯(Doritis,即希臘美神維納斯的別名)。種小名形容其唇瓣如矛,故又名「矛舌蘭」唇瓣五裂,因此也稱作「五唇蘭」。典型單莖性蘭花,莖基部極易萌糵側芽。葉灰色綠-墨綠色,葉背紫紅色,堅挺厚實,細長呈披針形,明顯不同於蝴蝶蘭屬的圓卵狀-長橢圓形葉片,生長習性亦不同於蝴蝶蘭。
花期夏-秋季。總狀花序,花梗直立向上,可達60公分,抽梗性強,通常可抽生2-3梗,花梗長度可達60公分,可連續開放20朵以上的小花。花色多變,有白、淡粉紅、濃紫紅及藍紫色等,花朵直徑約3公分,花瓣厚且多有蠟質,於光照下可呈現閃亮質地。萼辦及花瓣大小約略相等,且皆向後翻,側萼片基部癒合。唇瓣矛形,五裂,有白色縱紋,側裂片三角形,褐色。
ˊ
矛舌蝴蝶蘭最早於1832年,即由英國植物學家約漢·林德利(John Lindley,1799~1865)發表、命名,並自成為朵麗蘭屬(Doritis)。但當時並沒有留下任何活體植株,證據標本也不完整。
1874年,人們再度發現朵麗蘭,由法國園藝家亞歷山大‧戈德弗魯瓦-勒柏夫(Alexandre Godefroy-Lebeuf,1852-1903),以及英國植物學家休‧洛(Hugh Low,1824~1905) 爵士引進歐洲,並由德國的賴興巴赫(Heinrich Gustav Reichenbach,1823~1889)教授命名為Phalaenopsis esmeralda,並將其他變異個體命名為Phalaenopsis atennifera、Phalaenopsis regnieriana(雷尼爾蝴蝶蘭),以及Phalaenopsis buyssioniana(拜松蝴蝶蘭)。
1917年9月,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標本館的館長--羅伯.羅爾夫教授( Robert Allen Rolfe,1855–1921)發現一張未被檢視過的標本,以及一幅水彩畫。赫然發現Phalaenopsis esmeralda 即是約漢·林德利所描述的 Doritis pulcherrima。1933年,荷蘭植物學家約翰.史密斯教授(Johannes Jacobus Smith,1867-1947)主張將朵麗蘭併入蝴蝶蘭屬中。
人們很早就將朵麗蘭與蝴蝶蘭,透過人工雜交育種,其後代稱為「朵麗蝶蘭」(× Doritaenopsis,本人工屬已取消,併入蝴蝶蘭屬)。一般商業生產中所稱之蝴蝶蘭,實際上包含:朵麗蘭、 蝴蝶蘭及朵麗蝶蘭等3屬,目前許多蝴蝶蘭商業品種亦含有朵麗蘭之血緣。
Doritis pulcherrima fma. coerulea |
Doritis pulcherrima fma. album |
Doritis pulcherrima fma. champornensis |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