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enopsis mariae 瑪麗亞蝴蝶蘭


盛夏炎炎,大多數的蘭花正值生長期,一股腦兒地拼命長根、長葉,這時候卻是路德蝴蝶蘭家族綻放優雅花姿的季節。


包含了紫紋蝴蝶蘭(Phalaenopsis violacea)、路德蝴蝶蘭(Phalaenopsis lueddemanniana)、美麗蝴蝶蘭(Phalaenopsis bellina)等,以及今天要介紹的主角--瑪麗亞蝴蝶蘭(Phalaenopsis mariae)。

1878 年,當時服務於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的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Frederick William Burbidge,1847~1905),參與英國維奇公司(Messrs. Veitch & Co.)的探險隊,來到馬來西亞群島,並在菲律賓南方的蘇魯(Sulu)島上海拔高度約600公尺左右的地方,採集到了二種蝴蝶蘭。一種蝴蝶蘭的花色素淡,後來被命名為淡色蝴蝶蘭(Phalaenopsis pallens)。而另一種蝴蝶蘭,具有柔軟纖垂的分叉花梗,柔美的花朵謙卑地綻放著,白瓣上散佈著如墨暈般紅斑,優雅謙卑的氣質,讓伯比奇想起了他摯愛的妻子--瑪麗亞。.

完成了瑪麗亞蝴蝶蘭的彩色素描圖及採集紀錄後,伯比奇立即寄給了英國維奇公司。同時,私下複製了一份彩色素描圖,寄給了他的老朋友--德國的賴興巴赫(Heinrich Gustav Reichenbach,1823~1889)教授,並附上一封短箋。伯比奇在短箋中表示,這個新種的蝴蝶蘭由伯比奇所採集、繪製,並期望能夠以他的妻子瑪麗亞(Maria Burbidge)的名字,為這個新種蝴蝶蘭初步命名為 Phalaenopsis mariae(瑪麗亞蝴蝶蘭)。

這封短箋,以及後來一張伯比奇先生於1881年所繪製的瑪莉亞蝴蝶蘭的彩圖,現藏於愛爾蘭都柏林的國家植物園(Glasnevin Botanic Gardens)中,而瑪麗亞蝴蝶蘭在歐洲首度開花的素描圖,則收藏於大英自然歷史博物館內。 .

賴興巴赫教授很高興收到了伯比奇寄來的資料後,等不及地想要宣傳這件美好的事情。但他得等到伯比奇正式發表新種蝴蝶蘭的命名論文。1881年5月,正是瑪麗亞蝴蝶蘭的花期,完全被蒙在鼓裡的英國維奇父子公司,將瑪麗亞蝴蝶蘭的開花資料給賴興巴赫教授,請賴興巴赫教授協助鑑定及命名。

1883年,由羅伯特·華納(Robert Warner,1814-1896)及班傑明·塞繆爾·威廉姆斯(Benjamin Samuel Williams,1822-1890)等二位英國植物學家共同編輯的《The Orchid Album》第二輯,終於在倫敦出版了。專輯中也收錄了關於瑪麗亞蝴蝶蘭的發現莖過及命名的〈菲律賓產蝴蝶蘭屬之一新種植物--瑪麗亞蝴蝶蘭〉一文。咦?等等,負責編輯的工作人員卻將瑪麗亞蝴蝶蘭的命名者誤植為賴興巴赫教授。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失誤!賴興巴赫教授簡直氣炸了,他寫了一封極為嚴厲的信給威廉姆斯。這封信的部分內容,也被刊登同年下一期的《The Orchid Album》中:
根據德國植物學家賴興巴赫教授的來信指出,我們(Orchid Album)對瑪麗亞蝴蝶蘭的命名者加以澄清:這個新種蝴蝶蘭是由英國的巴比奇先生所命名,種小名來自巴比奇先生摯愛的妻子--瑪麗亞。 
賴興巴赫教授特別指出,如果是他(賴興巴赫)所命名的新種植物,將會同步刊載於《Gardeners’ Chronicle》(園丁記事)週刊。

瑪麗亞蝴蝶蘭主要分布於菲律賓呂宋島、民答那峨島,以至西婆羅洲等低海拔的封閉型森林中,喜歡高溫、高濕、遮蔭的環境。在原生地可以終年開花不斷。在台灣的人工栽培環境下,花期主要在夏季-秋季間。

瑪麗亞蝴蝶蘭的葉片為寬大的圓卵型-長橢圓形,單葉長度約15~30公分,暗綠色,葉先端圓鈍,基部收狹,葉片膜質,柔軟,不耐乾燥。花梗抽生於莖基部,纖細下垂,多分枝。花徑約3~5公分,白色,具有不規則的暗紅色斑塊(偶爾可見到橘黃色)。花壽約2~4週,具有明顯地柑橘香味。花梗宿存,隨著每年的成長,宿存的花梗會跟著延長,加上每年抽出新花梗,則可形成多花梗、多花開放,十分迷人。

花市上見到的植株大多來自菲律賓的野生山採植株,由於瑪麗亞蝴蝶蘭喜歡空氣濕度高、但空氣流通、不悶熱的穩定環境。在水牆溫室內進行馴化、生長的情況良好,但一般陽台栽種,由於不容易兼顧空氣濕度與通風環境,容易發生黑點病、快速落葉導致死亡。.

瑪麗亞蝴蝶蘭的花朵近攝
花色表現為橘黃色斑塊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