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hiopedilum callosum 瘤瓣拖鞋蘭
主要分布於泰國、老撾、高棉、越南及中國雲南東南部,聽說還分布到馬來西亞,生長於海拔高度約300-1000公尺的低海拔原始森林。跟多數的原種拖鞋蘭一樣,在高度的濫採壓力下,面臨著野外族群滅絕的命運。
小中型斑葉種拖鞋蘭。具3~4片葉,葉片紙質稍厚,披針形,長約15 ~ 20公分,先端收尖,葉表面具有美麗的斑紋。種小名callosum 為「瘤突的」,表示這種拖鞋蘭的花朵側瓣上帶如痣狀的瘤突,更多數的蘭花趣味者喜歡種小名諧音暱稱「可樂珊」 拖鞋蘭。
每年的春-夏季,成熟的植株會自花心抽出一支直立高聳的花梗,頂生1-2朵花,花徑約9 ~ 11公分上萼片具有平行的縱向條紋,側瓣具有痣狀並帶毛的黑色瘤突。花徑及花色依個體不同而多變化,非常具有觀賞價值。花壽約35 ~ 45天。沒有香味。
喜歡溫暖、遮陰、多濕但不積水的環境,栽培容易,不過在市場上並不常見。他和另一種花型很接近的勞倫斯拖鞋蘭(Paphiopedilum lawrenceanum)的人工雜交後代,由英國知名的查爾斯沃斯公司於1900年登錄為摩帝拖鞋蘭(Paphiopedilum ×Maudiae)開始,幾經歲月輪轉,發展出一系列長梗、單花、條紋上萼的人工雜交種拖鞋蘭,通稱作 「Maudiae Type」(摩帝),是市場上最常見,也是最常用於組合盆栽、切花用途的拖鞋蘭品種。
![]() |
野生的瘤瓣拖鞋蘭 |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