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hiopedilum tranlienianum 陳蓮拖鞋蘭


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和越南的蘭花業者合組公司,在越南河內設置溫室苗圃,並在越南北部境內大量採集、搜刮各種野生拖鞋蘭,經由國際黑市交易進入到臺灣、歐洲、日本及美國。

1998年,一批從越南走私至德國的野生拖鞋蘭中,發現有一種植株小巧、花形奇特的拖鞋蘭。經由德國植物學家奧拉夫·雷納·格魯斯(Olaf Rainer Gruss,1948~)及豪格爾.帕奈(Holger Perner,1959~2017)研究後,確認為拖鞋蘭屬的新物種,並於《Caesiana》(義大利蘭花協會雜誌)第7卷11期中,正式描述、命名為Paphiopedilum tranlienianum。種小名來自模式標本的提供者,越南蘭花出口商陳吳蓮女士(Mrs. Tran Ngo Lien)的姓名首尾二字;模式標本採集於越南北部宣光市(越南語:Thành phố Tuyên Quang/城庯宣光)以北山區海拔約70~500公尺的石灰岩壁。 

翌(1999)年,越南植物學家阮天錫(Tich, Nguyen Thien)也以Paphiopedilum caobangense新種名發表於《Hoa Canh》(越南園藝雜誌:湯花)第一卷。由 於發表過程不符合《國際植物命名法規》(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ICBN)命名規則,被視作無效發表。

2005年,奧拉夫·格魯斯(Olaf Gruss)在德國蘭學雜誌《Orchidee (Hamburg)》(蘭花)發表本種白化型,並命名為’Paphiopedilum tranlienianum form. alboviride。

Paphiopedilum tranlienianum form. alboviride
Paphiopedilum tranlienianum form. alboviride

Paphiopedilum tranlienianum var. saxosum 

2005年,中國植物學家徐向明(X. M. Xu)及歐陽雄(X. Ouyang),將一份採自雲南麻栗坡的拖鞋蘭標本,發表Paphiopedilum tranlienianum var. saxosum 於《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變種小名意為「岩生的」;他們認為跟原種不同處在於葉片較寬,寬約2.5~3.2公分,花瓣較長,長4.5~4.8公分,假雄蕊較寬,基部無耳狀物。一般認為此皆為是種內的變異,因而皆認為跟原種是同種;然而卻使本種的分佈擴展到中國大陸的雲南省。

直立地生及岩生蘭,植株高10~15公分,多呈叢生狀。莖直立,甚短。葉片4~6枚呈二列狀排列,直立或呈擴展狀,狹長橢圓形,長10~24公分,寬1.6~2.7公分,先端圓鈍而呈二淺裂或三齒裂,革質,全緣,表面暗綠色,邊緣略呈淡綠色,背面淺綠色而有一條龍骨突起,光滑無毛茸。

花單生,頂生於花莖頂端,大形,顯著而亮麗,開放時徑5~7公分;花莖長6~15公分,拱形或近似直立,綠色而密生短黃褐色毛茸;苞片卵形,長1.8~3 公分,寬1.2~1.4 公分,綠色具有紫紅色斑點,先端漸尖,有紫紅色毛茸;花梗連同子房長3~4公分,密生紫色柔毛;後萼片直立,近似圓形或闊卵形,長2.5~3.5 公分,寬2.5~3.5公分,先端銳尖至鈍,略呈波狀緣,背面有毛茸而延伸至表面先端,白色而中間有深咖啡色的條紋,基部則近綠色,先端邊緣略反捲,細毛緣;合生萼片近似卵形,長2.5~3.5公分,寬約1.7~2.0公分,淺綠色而帶有紫紅色及有紫褐色脈絡;花瓣狹長橢圓形,長2.7~3.9公分,寬0.8~1.2公分,水平伸展,綠色而有紫紅色條紋,尤以先端為然,前半部呈深波狀緣,後半部平直,細毛綠,背面基部有紫紅色毛茸,先端鈍;唇瓣拖鞋狀,不明顯三裂,長2.5~3.5公分,寬1.5~1.8公分,基部寬圓,外面黃淡褐色,光滑無毛茸,內面黃綠色有淡褐色脈絡;側裂片不顯著,略向內捲曲;中裂片小,先端有尖突;蕊柱短,假雄蕊闊倒卵形,長0.1~0.12公分,寬0.9~1.0公分,淡黃白色而中間呈綠色,先端圓鈍,有一中生的綠色鱗突(umbo)。花期9月。

分佈於越南北部宣光市以北山區及雲南麻栗坡中海拔約700~1,000公尺的森林內,多見於石灰岩多苔蘚類裂隙地或森林內枝葉層深厚處,夏季及秋季多雨,冬季及春季多雲霧而潮濕處。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