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ixspermum formosanum 台灣風鈴蘭





鈴蘭(Thrixspermum)全屬大約有100 種,大多為小型的附生性蘭花。屬名由Trias(三)及sperm(實)組成,故也見稱為「參實蘭」。



分布於海拔高度500~1500公尺的森林,常見於開放性的南面森林及果園,大多數為叢生。部分文獻記載越南地區也有分佈。1911年,早田文藏(Hayata,Bunzo,1874-1934)將它歸屬於肉唇蘭屬(Sarcochilus)中,發表為Sarcochilus formosanum。1919年,德國植物學家魯道夫·施萊希特(Rudolf Schlechter,1930–1934)觀察花朵型態的不同,併入風鈴蘭屬(Thrixspermum)中。

  小型單莖性著生草本。莖直立或下垂,短或伸長,偶呈匍伏狀,葉片線形,略肉質,綠色偶帶有紫色斑點,長約4~8公分,寬0.5~1公分,二列互生。花期春天。花梗側生,總狀花序,每次僅開放1~3花。花朵小而可愛,白色,約1.5公分,花壽約1~2天。花壽雖短,但花梗為續花性,整體花期可達數月之久,加上植株小巧又具備濃郁的香氣,仍十分受到歡迎。

  台灣風鈴蘭的花很小,乍看之下誤認為停在樹上的小白蛾,因此也有人稱它作「白蛾蘭」。人工栽植可利用蛇木板或淺盆栽培,喜歡空氣溼度高但不積水的環境,溫暖的氣候可使得植株快速成長。栽培時應略加遮蔭,肥料及澆水比照一般附生型蘭花即可。


1 則留言: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