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drobium tobaense 多巴石斛

1993年,他在印尼蘇門達臘島西北部的席納彭 ( Sinabung ) 火山上的多巴湖(lake Toba),海拔高度約1000~1500公尺間的森林內,採集到了一種長相非常奇特的石斛。

台灣大多數的蘭花趣味者,依照多巴石斛的獨特花形,將它稱作「凸眼石斛」。多巴石斛的花形長相,類似美花石斛節(Dendrobium sect. Formosa)中,另一知名的血色石斛(Dendrobium cruentum)。因此,它也被喚作「印尼鳥嘴石斛」或「印尼血色石斛」。不過,多巴石斛的美豔及難搞程度尤甚於之。

花期為春~夏季。花梗很短,通常抽生自新成熟或已完全落葉的假球莖上部約1/3的節上,並具有一枚很小、密覆黑色短絨毛的花鞘片,用來保護花芽。隨著花芽形成、生長後脫落。花芽發育非常地緩慢,自萌出花芽一直到開花,大約需要 2 個月的時間。當花蕾成熟,花瓣準備開裂至完全開放,大約需要3天的時間。
花型像是放大版的血色石斛,花徑約6~8公分,花瓣很厚,略肉質,通常為白色-乳黃色,並具有綠色的網狀脈紋。花瓣略小於萼片,卵形,前端中央拉長為線形;萼片為圓卵形,前端中央拉長為線型,上萼片略小於側萼片。唇瓣三裂,具有橙紅色-紅色脈紋。側裂片三角形,上舉;中裂片的唇盤上具有4枚凸起的龍骨,前端中央向前延伸拉長為棉花棒狀,長度約5~8公分,略有厚度。花壽約3 ~ 4週,部分個體具有香氣。

維持全年穩定的溫度是栽植成功的關鍵要素。同時,多巴石斛需要非常明亮的陽光,可以完全不需要遮蔭地,接受全日的直射強光。白天是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水是光合作用的要素之一。在原生環境中,空氣相對濕度通常不低於75%。當空氣相對濕度降至50%以下,多巴石斛的蒸散作用明顯趨緩。因此,每天清晨規律地澆水,可以維持植物正常健康的生長。人工栽植過程中,有時會發生新芽突然迅速枯委的情況,原因往往是過度乾燥,或是不正常的規律澆水所引起。
血色石斛原本就是石斛蘭趣味者的進階挑戰,多巴石斛的人工栽植困難度則更上一層。尤其是台灣的夏-秋季期間,平地氣溫十分炎熱,要特別注意高溫及通風的問題,通常沒有水牆溫室則難以越夏。如採盆植,底部先鋪放小石子,增進排水及通氣,植料建議可混合已發酵的龍眼樹皮塊、粗蛇木屑、水苔等。除非植料已經酸腐或爆盆,否則不建議頻繁地進行翻盆或拆芽。翻盆的最佳時機,建議為新芽高度約5~7公分左右,並長出獨立的根。分株時,建議至少維持 2~3 根健康的假球莖為 1 個單位。
根據歐美蘭花趣味者的栽植經驗,模仿原生環境的火山地形熱帶雨林的環境,經常使用溫水(水溫攝氏30~35℃),替代每天清晨的澆灌,有助提高多巴石斛的生長,也更容易開花。記住一個栽培上的訣竅:高濕度的栽培條件下,應該經常保持良好的通風。這是因為潮濕的空氣,是各種真菌和細菌性疾病的大量繁殖的理想媒介。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