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enopsis modesta 羞花蝴蝶蘭

羞花蝴蝶蘭的花梗很短,花朵通常藏於葉片後方
荷蘭的植物學者約翰.史密斯教授(Johannes Jacobus Smith,1867-1947)在1906年時,發表了一個新種蝴蝶蘭的命名論文,對這種可愛的蝴蝶蘭如此描述:
花朵為白色或淡玫瑰色,在花被片 ( 花瓣與萼片的合稱 ) 基部的1/2具有許多精緻的紫色條紋所構成的斑塊或是細橫斑帶,這些紫色的斑帶,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地轉變成淡淡的綠色;唇瓣白色,在中裂片上具有一塊隆起的厚的、具多毛的瘤狀體,中裂片先端紫色,側裂片則具有黃色的胼肢體。
然而,經過美國的植物學者荷爾曼‧史維特教授(Herman Royden Sweet,1909 - 1992)的驗證與觀察,發現並不是所有羞花蝴蝶蘭的唇瓣中裂片都具有多毛的瘤狀體,只有在少數的羞花蝴蝶蘭才看得到這個特徵。在他所觀察的標本中,只有一個標本具有毛,但是並不是如家約翰.史密斯教授所描述的多毛,而是只有兩、三根稀疏的毛。

儘管如此,史維特教授為了確認自己的觀察無誤,於是特地觀察了史維特教授所發表關於羞花蝴蝶蘭的新種報告中隨附的模式標本,同時也前往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荷蘭萊頓植物園(Hortus Botanicus Leiden)標本館和哈佛大學的 Oakes Ames 蘭花標本室(註1)等三處,觀察比較羞花蝴蝶蘭的乾燥蠟葉標本,這些標本都是來自印尼波格爾植物園,於 1903 年至 1905 年這段期間收集到的,並由約翰.史密斯教授鑑定之後,於 1906 年發表為Phalaenopsis modesta。種小名來自 Modest 一字,原意為謙遜、羞怯的意思,用來形容本種蝴蝶蘭花朵與花梗經常躲藏在葉片。
 
主要產於北婆羅洲的沙巴及加里曼丹一帶、海拔高度900公尺以下林緣地區。羞花蝴蝶蘭的花朵具有強烈、怡人的芳香,一年可開兩次,花期為春、秋兩季。花梗彎曲、下垂、細長,通常藏於葉片後方,明顯比葉片短,偶見分叉。總狀花序或因花序柄短縮而似圓錐花序。花序軸具數片小的卵狀苞片,花徑約1.5公分,花被片白色,上萼片為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頂端收尖;側萼片為歪卵形,頂端略收尖,與上萼片等大;花瓣為橢圓形,基部楔行,頂端略收尖,明顯小於萼片;側萼片內側具有粉紅色至紫紅色的橫向不規則斑紋,有時擴散至上萼片與花瓣。唇瓣肉質,三裂,中裂片橢圓形,中肋隆起,白色具有粉紅色至紫紅色色彩﹔側裂片基部三角形,黃色,頂端彎曲為鐮刀狀,常被有色彩。

註釋1:奧克斯埃姆斯(Oakes Ames 1874-1950),美國植物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他於哈佛大學服務的四十年期間,虔心研究原種蘭花的分類,結果使哈佛大學成為世界研究原種蘭花的中心。該蘭花標本室即為了紀念Oakes Ames 而命名。
欠缺紅色素的白花型羞花蝴蝶蘭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