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enopsis bastianii 巴斯蒂蝴蝶蘭



在1960年前(甚至可能更早以前),這種花色繽紛的蝴蝶蘭就被人們所栽培觀賞。過去,她被稱作 Phalaenopsis deltonii(帝康蝴蝶蘭)。種小名源自菲律賓當地一座山「Delton」。不過,這只是一個地方性的俗名,本身不具有合法性。

直到1989年,透過亨利‧瓦爾布恩博士(Henry M Wallbrunn)的介紹,才由德國植物學家奧拉夫·雷納·格魯斯(Olaf Rainer Gruss,1948~)及盧茲.羅爾基 (Lutz Röllke) 二人共同描述、命名為Phalaenopsis bastianii,發表於1991年的《Die Orchidee》 。種小名來自羅爾基之子--巴斯蒂安.羅爾基(Bastian Röllke)的名字。模式標本則存放於德國蘭花協會(Deutsche Orchideen- Gesellschaft)。

有些文獻資料表示, Phalaenopsis deltonii(帝康蝴蝶蘭)一名是格魯斯及羅爾基同時為巴斯蒂蝴蝶蘭取了一個園藝別名。造成許多人在分類名稱上的混淆。這可真是替這二位德國蘭花大家喊上一聲:冤枉!另外,目前在菲律賓當地仍習慣稱作 Phalaenopsis deltonii,而不稱 Phalaenopsis bastianii。

巴斯蒂蝴蝶蘭分布於菲律賓的的蘇魯島(Sulu)及呂宋,高度高度約 600 公尺的森林。由於蘇魯群島緊鄰著岷答那峨島,岷島是瑪麗亞蝴蝶蘭(Phalaenopsis mariae.)的產區之一,加上巴斯蒂蝴蝶蘭和瑪麗亞蝴蝶蘭二者間的花色有些相似,因此過去曾一度被視作瑪麗亞蝴蝶蘭的變種(Phalaenopsis mariae var.deltonii),被稱作「綠梗瑪莉」或「黃(花)瑪莉」。由於瑪麗亞蝴蝶蘭曾被視作路德蝴蝶蘭的一個變種,順理成章地自然也被視作路德蝴蝶蘭的變種(Phalaenopsis lueddemanniana var. deltonii)。

由於巴斯蒂蝴蝶蘭的唇瓣中裂片形狀變化較大,她與瑪麗亞蝴蝶蘭的簡單區分方法:

 Phalaenopsis bastianii 巴斯蒂蝴蝶蘭:
  葉片呈橢圓形-長橢圓形,青綠色。
  花梗通常硬直上舉,有時會因為花梗過長而略為下垂,花朵通常集中在花梗的上半部。
  花瓣及萼片較瘦狹。花色為白色-奶油黃色,具有不規則的細斑。

 Phalaenopsis mariae 瑪麗亞蝴蝶蘭:
  葉片為卵圓形,基部收狹。深綠色,柔軟。
  花梗柔軟下垂,通常藏匿於葉片後方,分枝性強。
  花型圓胖,花徑約3~5公分,白色,具有不規則的暗紅色斑塊(偶爾可見到橘黃色)。

過去,也曾有人提出一個假設:巴斯蒂蝴蝶蘭是瑪麗亞蝴蝶蘭和路德蝴蝶蘭的天然雜交種。不過,這個假設很快地就被人工的字交實驗證明其遺傳性穩定、未與原親本產生明顯地差異而被推翻。同時,就地理分布上已經明確地否定了這個假設。巴斯蒂蝴蝶蘭是一種非常容易栽培的蝴蝶蘭,開花性良好,並容易在花後於花梗上萌孽高芽,利用水苔盆植或板植均可。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