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ione formosana 台灣一葉蘭



一葉蘭(Pleione)由一個假球莖及一枚葉子而得名,中國因其假球莖形狀如蒜而稱「獨蒜蘭」;英美人士稱之為「窗台蘭」(Windowsill orchid);德國人喚它作「西藏蘭」;日本人認為它具有像嘉德麗亞蘭(Cattleya)一樣的大花朵,叫它作「珠露草」。

屬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海洋女神普勒伊俄涅(Pleione),她是七星女神普拉阿得斯(Pleiades)之母,阿特拉斯(Atlas)之妻,意指這類植物的美麗花朵。全屬約20種,分佈範圍西從尼泊爾中部,向東延伸至台灣;北由中國中部,向南延伸至緬甸西南、泰國北部及老撾等亞洲地區,生長海拔高度約 600~4200公 尺之間。

台灣一葉蘭(Pleione formosana)為台灣特有種,分佈在北迴歸線以北,海拔1500-2500公尺空氣潮濕的雲霧帶山區,喜好寒涼潮濕、半透光的環境,通常生長於檜木林、常綠闊葉林邊陲、或岩壁表面的苔蘚叢中。在台北七星山 、宜蘭太平山 、新竹五峰、苗栗楊梅山、鹿場大山、加里山 、嘉義阿里山 等,都可見其芳蹤。

日據時代,日本人大肆開發台灣森林、砍伐檜木。1909年,日本人森丑之助(Mori Ushinosuke)在阿里山首度採得,花莖高20公分,具2朵鮮紅的花,唇瓣上有4條突出的龍骨。標本送回日本後,二年後(1911)由東京帝國大學植物學者早田文藏(Bunzo Hayata,1874~1934)命名為 Pleione formosana。種小名意為「美麗之島」,來自早期西班牙對台灣的美稱。

1912 年,英國人普萊斯(William Price)在宜蘭採另一標本,花莖只有5公分,一株一花,花色有紫紅色與粉紅色二種,唇瓣上二條龍骨,外型與首次紀錄的一葉蘭迥異,由應國植物學家羅伯特·艾倫·羅爾夫(Robert Allen Rolfe,1855–1921)鑑定、命名為 Pleione pricei(普萊氏一葉蘭)。1932 年,日本植物學者福山伯明(Noriaki Fukuyama)在新竹採集到一種有綠色的假球莖、花朵為白色,命名為Pleione formosana forma niva(雪白一葉蘭)。後來經過研究發現,台灣一葉蘭的生理變異極大。因此,1933年時由日本植物學家正宗嚴敬(Genkei Masamune)將上述各種全部併入Pleione formosana。

台灣一葉蘭白花變體
地生,假球莖呈卵形或圓錐形,深紫或綠色。假球莖上著生一枚葉片,開花時幼葉伴生,開花後葉片才充份成長,葉片呈倒披針形,長15-30公分,寬3-6公分。花期春初(3~4月),花梗由假球莖基部的芽抽出,高5-15公分,通常著生1花(罕2~3花)。花徑約6-10公分,花色由粉紅到粉紫,偶見白色變體。唇瓣幾近白色,捲成喇叭狀,包住上方的蕊柱,具黃斑、褐斑或紅斑,前端邊緣撕裂為鬚狀,中央微凹,具有2-5條薄片狀龍骨。單花壽命 1~2 週。無香。

台灣一葉蘭的花朵高雅大方,1920~1975年間參加英國皇家園藝學會所舉辦的花卉展,獲獎 6次,深受歐美蘭友的喜愛。野生的台灣一葉蘭被大量採集外銷,加上檜木長久以來就是伐木業的最愛,伐木後清地造林,林下植物因而被一掃而空,使得台灣一葉蘭的野生族群一度幾近滅絕。所幸經過多年的原生地養護及人工育種繁殖,人工所栽培的台灣一葉蘭在品質與價格方面,明顯優於野生植株,可以有效減低對台灣一葉蘭野生族群的開採壓力。

台灣一葉蘭屬於亞熱帶高山蘭花,分布在水氣豐富的中海拔雲霧帶中,與檜木林為鄰,仰賴空氣中的水氣而活,葉片上的皺摺便於攔截水氣。經常成群附生在布滿苔蘚的潮濕樹幹或岩壁上,一旦花季來臨,十分醒目。花後長葉,平地栽培因高溫無法形成花芽,且因高溫造成生理衰弱而逐年萎縮,栽培不易,一般當作季節性球根花卉植物。

台灣一葉蘭野外族群花況醒目
台灣一葉蘭小品球根花卉盆栽

0 意見:

如果您發現文章中的任何錯誤,或者補充內容或分享相關資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您和我一樣喜歡蘭花/寫作/關於蘭花的植物學,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與您討論或聊天!